摘要:栈桥的前世今生。栈桥最初是北洋海军的军用码头,所以说,最初的栈桥真的是“栈桥”,也就是一座人工码头。虽然从明朝初年开始青岛就是海防重地,但是直到有了栈桥,青岛才真正有了第一座军用码头,而且是第一座人造军用码头。后来德国人是从青岛湾登陆的,准...
栈桥最初是北洋海军的军用码头,所以说,最初的栈桥真的是“栈桥”,也就是一座人工码头。虽然从明朝初年开始青岛就是海防重地,但是直到有了栈桥,青岛才真正有了第一座军用码头,而且是第一座人造军用码头。
后来德国人是从青岛湾登陆的,准确的说是就是从栈桥附近登陆的,而栈桥被占领之后实际上清军的供给也就中断了,从当时双方的记录中大体可以知道德军是偷袭成功的,而毫无防备的章高元部甚至是在士兵枪内根本没有弹药的情况下撤出了青岛口,退到四方一带。就这样青岛在1897年11月14日被德军占领。
德军随后对栈桥进行了扩建,并且铺上了轻便铁轨,直到1901年小港码头建成,1904年大港码头建成之后,栈桥才开始从军事码头转变成了民用码头乃至游览场所,逐步成为景区向游人开放。
栈桥最初并不是今天这样的长度。大体上,栈桥在这一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身量长了四次。最初章高元修建的栈桥只有200米长,大致也就是现在的一半。后来德国人对栈桥进行了一次扩建,长度达到了330米。而到了1931年沈鸿烈担任市长时又进行了一次整修,这一次长度则达到了440米,长度也基本和今天的栈桥基本一致了。栈桥最南端的回澜阁也是在这次扩建时建成的。
回澜阁
解放后,栈桥又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整修,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印象最深的应该是1985年那次。当时阿甘恰好在青岛一中读书,因此坐在教室里就可以远远看到栈桥整修的场景。南段的变化最大,从后来的报导中知道是从原来的34根桩减到了16根桩,栈桥变得比原来更加秀丽了。长度好像也有一点点变化,大约增加了1米多的样子。
关于栈桥的长度现在的记载中有两种,一种是394.38米,一种是440米,其实这是因为计算的起止点不同造成的。440米的长度指的是从中山路入口到回澜阁以南的防浪堤的长度,而394.38米则只是计算桥身的长度。
13年的时候栈桥断了。断的原因众说纷纭,大风、海浪、包括被大浪打断的电线短路造成了路灯杆根部轻微的爆炸等,应当说上面这些原因其实都是有的。但是事实上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栈桥被大浪打断的事情并不止这一次。随着八十年代八大峡区域填海工程,青岛湾的形状已经从原来的L形彻底的变成了C形,处在C字中间的栈桥承受的风浪变得更大了,栈桥西侧行成了一处观浪的好去处。
虽然栈桥早已不是军事码头,但是一直以来,占领者始终将栈桥作为炫耀占领的象征。德国军队的登陆、日军的两次占领青岛中都曾在栈桥阅兵炫耀武力,当然中国政府在上世纪20年代收回青岛后也曾在这里进行阅兵。
上世纪初地图中的栈桥
栈桥的南段,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处圆形的孔,直径大概20到30公分之间,这个孔的作用就是是为了化解海浪拍打桥身的力量而设置的,小时候每次走在栈桥上,遇到这些圆孔时总会忍不住趴下身子往桥下看,想探寻海里的奥秘。
栈桥回澜阁现在的匾额题写者是舒同,曾经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山东省委书记,我们现在电脑里的常用字体“舒体”就是舒同的书法体。不过这块匾额并不是第一块,回澜阁的第一块匾额是沈鸿烈题写的,据传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掠去了日本。
回澜阁是青岛为数不多的与三条路形成对景的景观。道路对景,是青岛老城区规划的一大特色。中山路南段与栈桥成一直线,对景是自然的,但是除了这条路以外,实际上浙江路和安徽路也是与回澜阁形成对景的。仔细看浙江路和安徽路并不平行,而是有一个小小的夹角,如果将两条道路向南笔直延长过去,交点恰好就是回澜阁。很多人认为对景是德国规划师在青岛城市规划中的功劳,但是回澜阁却是在30年代建成的,实际上回澜阁的位置恰恰是在中国人扩建栈桥时以浙江路和安徽路延长线的交点选定的。这样一来,回澜阁也就成了同时和三条路对景的一处地标了。
从安徽路末端的下水道里看到的回澜阁
今日的夜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