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04:20:30 | 浏览:2827
崂山,位于青岛东部的黄海之滨,海拔1133米,是我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美誉。
崂山之所以闻名,一方面来自于它拔海而立、变幻无穷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由于流传了两千多年的道教文化,这正应了唐代刘禹锡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言。这里山海相连,峰雄壑险,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灵异之府”、“神窟仙宅”。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崂山从秦汉以来就是道家方士修仙炼丹的风水宝地,鼎盛时期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至今仍存有十几处。太清宫是崂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道观,距今已有2100多年,是崂山道教文化的代表。
太清宫始建于西汉,其创始人张廉夫信奉黄老之学,汉景帝时曾任大夫,后辞官归隐,修道终南山。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张廉夫云游来到崂山,在老君峰下选择背山面海处建茅庵隐居修道,并授徒祭拜,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因此,张廉夫被道教徒尊奉为太清宫的开山始祖。
唐朝末年,崂山太清宫迎来了第一位受过朝廷敕封的高道李哲玄,他曾被后周太祖郭威敕封为道化普济真人,是一位修道有成的长寿道人,在世112年,最后羽化于崂山太清宫。
五代时期,李哲玄的师侄华盖真人刘若拙为寻访其师叔李哲玄又来到了崂山太清宫,并在太清宫东南山麓建驱虎庵居住。宋太祖赵匡胤久闻其大名,召请刘若拙入京,任命他为“左街道录”,即朝廷掌管道教事务的官员,让他肃清道流。但刘若拙身在朝廷,心在崂山,宋太祖挽留不住,只好同意其回崂山,并拨巨资敕建太清宫。今天我们看到的太清宫简朴、古拙、庄重,基本上承袭着宋代的建筑规模和特色。
元代,名道丘处机分别于1205、1209年两次登临崂山,推动了崂山全真道教的发展。自成吉思汗召见丘处机后,全真道大兴于天下,全真七子的门人弟子纷纷来崂山建宫立院,使得崂山全真道教进入了全盛发展的时期,太清宫从此闻名天下。
明朝时,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的著名道士张三丰,曾在太清宫居住修行,许多人都是通过影视剧认识张三丰其人的,据说张三丰在世上活了200多年,他身上的传奇色彩让人们着迷,其所创太极拳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后人养生健身妙术。张三丰后来成为明朝最著名的武术家、道士,武当派开山祖师,他居然也慕名来太清宫修道,可见当年崂山太清宫的影响之大。
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有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与崂山和太清宫的那些事儿,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劳山道士》、《香玉》等名篇,就是他游览崂山寓居太清宫时所作。蒲松龄当年寓居太清宫时,因穷困连厢房都住不起,晚上只能打地铺,写作时就弄块木板当书桌,夜间供案上的烛火是最好的照明。蒲松龄一生只游览过泰山和崂山两座名山,而两次造访崂山,却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站在城市发展的坐标上回望,总有一些重要节点,决定着城市发展和未来。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视察社区整体环境和居民居住情况,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
新京报讯(记者 饶舒玮)近期,多城陆续披露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公告。7月30日,继杭州后,青岛也发布第二批集中出让土地公告。青岛此次计划供应100宗地块,面积约5474亩,其中住宅用地(含商住用地)79宗,面积约4480亩。根据公告,青岛市第二
经历了三天的走亲访友,是不是已经在家坐不住了、迫不及待想出去嗨一嗨?赶紧浪起来吧~【灯光秀篇】1、市南浮山湾灯光秀贺岁版灯光秀闪耀浮山湾畔,惊艳喜庆,年味十足!摄影师姜小健时间:除夕至
更多精彩热点点击关注▲来源:青岛优生活青岛新晋的网红打卡地石老人山洞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有谁会不知道石老人的传说呢大海中的一块“望夫石”吸引着无数游客石老人的一处洞穴被各路大山拍的短视频带火了号称“小冰岛”现在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打卡拍照呢话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静 荆新年 寻找23号大爷不是难事,在青岛栈桥景区,通往回澜阁的栈桥堤坝上,最火的摊位就是了。但,等待23号大爷有点儿难,排号拍照的人络绎不绝,从日出海上到灯火阑珊,一天将近200个。在青岛栈桥拍照的23号大爷生活